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章 《同心共济:A市抗洪故事》《毕业发言稿》(原创-中考)

一、2022年重庆市中考原题

1.以下两题,选做一题。

要求:①不少于500字;②涉及真实的人名、校名、地名,一律用A、B、C等代替

(1)“济”是2022年年度推荐热词之一。“济”(jì),本义为过河,如“同舟共济”,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;引申为救济,如“接济”;又引申为补益,如“刚柔并济”。

请围绕“济”字的含义,自拟题目,写一篇文章,除诗歌外,文体不限。

(2)相识如昨,离别在即。回首过往,几多感慨,几多惆怅……同学都有许多的话想要倾诉。为此,你班将举行一次毕业晚会。参加晚会的有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父母,朝夕相伴的同学。

你将代表全班同学在晚会上发言,请写一篇发言稿。作文答卷第一行居中写明“毕业晚会发言稿”。

(二)根据两个考题,撰写的两篇文章如下:

1.《同心共济:A市抗洪故事》

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,“济”字承载了无数重量级的情感和故事。从古代的“同舟共济”到现代的“接济”与“刚柔并济”,它诠释了团结、互助和和谐的深刻内涵。在2022年,这一字眼重新进入公众视野,因为A市的抗洪斗争再次激发了这个字深厚的文化内涵。

A市位于我国东南部,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。2022年的夏天,A市遭遇了数十年未见的特大洪水。暴雨如注,河水疯狂地涌出河道,淹没了街道,冲垮了房屋,城市陷入一片汪洋。灾难面前,A市的市民展现了“同舟共济”的精神。面对自然的猛烈,这座城市没有选择屈服,而是携手共战,展现出“济”的真正力量。

市民B先生是当地一所中学的老师。洪水来袭时,他没有立即逃离,而是选择留下来帮助救援。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,用校舍作为临时的避难所,接纳了数百名无家可归的市民。他们不仅提供物质上的“接济”,更是精神上的支柱。在这所临时的“家”里,人们分享食物,共度难关,他们的行为完美体现了“济”的精神。

而救援队的D队长,带领着一支由政府、志愿者和普通市民组成的队伍,冒着生命危险,救出了被困的居民。即使面对洪水的肆虐,他们也没有退缩,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人类在困难面前的坚韧和勇气。这种困难面前的团结合作,正是“同舟共济”的最佳诠释。

在这场灾难中,还有很多像B先生和D队长这样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