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7章 热武器VS难民

在朱雄英接到圣旨的时候,正在和练子宁讨论遂发枪的量产问题!

之前大明的火器营配备的都是火绳枪,两军对阵之时,一人持枪瞄准,一人点燃火绳,速度非常慢,而且容易炸膛。

对于朱雄英来说,这种火器他是绝对不会用的,跌份儿!自己一个国防科技大学的优秀毕业生,让他用这玩意,他老师都得穿越过来给他一脚!

以大明现在的生产条件,还不能生产出自动步枪,但是法国的遂发枪还是可以试一试的。

燧发枪的原理其实很简单,是十六世纪法国发明的,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,取掉了发条钢轮,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,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,射击时,扣引扳机,在弹簧的作用下,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,冒出火星,引燃火药击发。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,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,使用方便,而且成本较低,便于大量生产。

但是经过这么多天的实验,大部分零件的精确度根本达不到要求,致使成功率低得可怜,有着几千份材料最后只有六百把燧发枪通过质量测试!

所以下一阶段的重点就是提高军备司生产零件的准备度,这就得交给专业的人了,让宋阳和练子宁头疼去吧。

接到去河南道的圣旨后,朱雄英眉头一皱:“李景隆,选两千名亲军随行,剩余人驻守军备司,我不在京城的时候,有什么人来捣乱直接去郑国公府!”

灾情不等人,他必须马上出发,多耽误一刻,河南就有可能有一个百姓死亡!

李景隆没有任何犹豫,简单的整理一下军备后,一行人就从军备司直奔河南,一丝耽搁也没有。

应天府的大部分官道,都已经换成了水泥路,所以行军速度很快,但是出了应天府,水泥路还没有全面普及开,大部分还是土路,最近又适逢大雨,行军速度很慢。

一路上,见到有很多衣不蔽体的流民正向别的省逃难。

在湖广道与河南道的交界处,有大量难民滞留,湖广布政司在这里设置大量粥棚,

朱雄英满意的点了点头,亮明身份后,负责人赶忙跑来觐见,这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儒生,面容清秀,充满朝气。

“微臣湖广布政司左参议杨士奇参见吴王殿下。”

杨士奇?永乐朝的内阁首辅?怪不得年纪轻轻已经做到了从四品的参议。

“杨大人的处理措施比较妥善,但是最好在附近划归区域,禁止难民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